孩子該不該打——淺談對暴力教育的看法
志公教育 左老師
【熱點背景】志公教育 左老師
一個孩子,還是個女孩子,因為多動,從四五歲開始,稍不聽話就被父母打!孩子最常遭遇到的是,母親一巴掌打過去;父親更不用說,拳打腳踢是常有的事。10年后,這個女孩已上初二,經歷了這10年暴力生活的孩子,變得“沒個正常女孩的樣子”—偷、騙、夜不歸宿,還動不動就與同學打架……父親也開始“招架”不住,讓母親帶著女兒,來到南寧佛羅伊德心理教育培訓中心,希望能“糾正”女兒的壞毛病。
之前,還有“中國狼爸的教育方式”,這位父親,他的口號是“三天一頓打,孩子進北大”,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、學習成績不符合他的要求,就會遭到嚴厲的體罰。他的四個孩子中的三個被北京大學錄取,他叫蕭百佑,被稱為“中國狼爸”。
以上不管是哪一種,都是采用一種暴力的手段來教育孩子,成功有之,失敗有之,這孩子到底該不該打?引起了許多家長的討論。
【熱點解讀】
教育,一直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問題,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更是教育中最重要的環(huán)節(jié),因為只有父母能作為孩子的第一位老師,也是陪伴孩子時間最長的老師,更是最重要的老師。父母的應該采取怎樣的方式來教育孩子,各位家長都有自己的答案。在這眾多答案當中,不少家長都采用了“打”的方式,不過據調查顯示,在50后、60后讀者的觀念里,他們確實打過不聽話的小孩,但并非暴打;而不少80后、90后的家長覺暴打是非常極端的,應該也很少見,雖然他們這兩代人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挨過父母打,但大家都覺得,挨打是因為自己犯了錯,且被打得并不厲害。
我們認為,從孩子的角度來說,打不打孩子,要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,到底能不能打,應不應該打,要看孩子的性格,而這些父母應該是最清楚的。許多父母打孩子是因為孩子不聽話,吃硬不吃軟,懲罰一次確實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,但是久而久之,有什么問題就打,孩子心智還不成熟,這很容易讓孩子和父母一樣,覺得“打”就可以解決問題,與人相處遇到不如意的地方就打,成為一個經常打架的“壞小孩”,最后父母只能追悔莫及;另外一些孩子,性格比較要強,受到責罰以后反而會更加努力,想證明給父母看,被打反而激發(fā)了他們前進的動力,就如“狼爸”教育的效果一樣。
從法律的角度來看,其實國外的教育都是反對暴力教育的,有相關的制度明確規(guī)定不能打孩子的,但是在我們中國還沒有相應的法律。父母打孩子,其實也是侵害了孩子的合法權益的,而且許多事實證明,父母打孩子,沒有掌握好力度的話,很容易對孩子造成終身無法挽回的傷害,父母作為監(jiān)護人,卻沒有很好地對孩子起到監(jiān)護作用,外人又不好干涉,這樣對“暴力父母”就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,最終受到傷害的,只能是孩子。
所以,作為父母,大家都是希望教育好孩子,在選擇教育方法的時候,更多的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,以講道理為主,拒絕“暴力教育”,能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,才是最好的教育!
志公官網:http://www.xinyufei-ink.com
志公論壇:http://bbs.zgoog.cn